关于我们About us

天原股份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数字化转型 氯碱巨头焕发智慧光彩

发布时间:2025-02-01 15:57:11浏览数量: 分享:

  在科技研发上,天原充分利用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加大与重点科研院校合作,成功引进了一批钛产业、锂电产业★★★、新材料产业研发人才,持续建设和完善★“产—学—研—资★★★”科技创新体系。在资本运作上★★,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积极拓展非公开发行等融资渠道★,并与知名投资机构达成良好合作★,构建良性资本运作体系。

  今年7月,天原与国内商业智能龙头企业帆软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启动“数据应用重构项目★★”。项目拟通过搭建专业化管理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数据监控平台,建立起包括经营决策管理和生产运营全过程管理在内的数据资产库、数据应用和数据治理流程,实现数据口径的统一,形成基于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动态闭环管控运营机制。

  持续的创新,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着天原逐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为公司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业界看来,针对储能应用场景的投资,使公司进一步延伸了锂电产业链条★★★,增添了公司平抑行业波动的砝码。

  纵观天原的发展历程,拥抱时代进程★,开放合作,实现★★“滚雪球”的发展模式可谓是屡试不爽。

  当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紧跟时代步伐的天原必将有所作为。

  今年以来★★★,天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生产设备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在新兴产业上进行了新一轮的布局★。其中,公司以下属海丰和锐为项目投资主体★★,投资建设40MW/80WWh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2GW,年增长率21.9%★★。在国内★,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GW/99★★.06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对于当时的天原而言,钛白粉、锂电新能源都属于新产业,缺少可借鉴的经验★,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在此情况下★★,公司秉持“全面合作创造全面成功”理念★,主动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目前,天原已建成了年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10万吨磷酸铁锂等装置★★,实现了从优势氯碱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转型,成功融入了宜宾产业发展的大格局。

  如天原董事长邓敏在公司《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所言:天原将继续矢志前行★★,为将百年天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不懈奋斗★★★,为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天原力量★★★!(郑渝川)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前些年★★,宜宾市全面实施从“一白一黑”向“一蓝一绿”的产业转型★,全力发展优质白酒★、动力电池、硅晶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产业。在上述背景下★,公司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大力推进★“一体两翼”的战略转型★★★。即以氯碱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以高功能材料氯化法钛白粉为核心产品的钛化工和锂电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的新能源先进化学电池及材料产业。

  在排放端,天原加强能源管理利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积极推广清洁技术与清洁能源使用,落实重点节能降耗提升项目★★★,加大生产过程中绿色化、清洁化技术改造力度。

  80年的坚守★★,早已给天原注入了百年企业的基因。80年的历史,也让公司坚信★:只有成为时代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只有融入时代的发展才能创造历史!

  80年的发展★,让天原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同时也是氯碱行业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在行业中有着令人尊重的地位★★★,现为中国氯碱化工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在践行绿色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主动作为,天原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另一方面,天原在数字化转型应用上做了大量实践。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企业、全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优秀企业、四川省“互联网+”制造示范企业等等★★。公司的智能工厂模式还入选了四川省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成果★★。

  从1994年完成整体改制,成功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到1998年的“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国企整体重塑”;2000年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再到后来的启动信息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等,创新变革的理念早已深入公司骨髓★。

  近年来,秉持着“天原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在科技领先★★”等经营理念,围绕经营主业,天原一直在推动数字化变革★★★,打造行业“智慧化工”实践样板★★。

  据《中国企业年鉴》★★,目前中国百年企业仅有1280多家★★;美国标普500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7年。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到:长寿命的企业极度稀缺,尤其是在企业更新迭代不断加速的情况下,这种稀缺性更为难得。

  企业根植于社会★★★,回馈社会是公司应尽之责。天原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活动和乡村全面振兴★,在资金支持、政策保障、项目支撑、产业带动等方面聚焦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信息化道路上,天原探索出了很多企业管理的应用或系统,破解了诸多企业管理痛点★★。去年10月★★★,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天原申报的《以精细化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管理创新成果从全国数百项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生产端★★★,天原在业内率先创建了集能源、热电★★、电石、化工、建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绿色清洁生产发展模式★,其模式和技术路线为氯碱行业所公认,并得到同行企业的响应和复制★。在国内以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为技术主流的背景下★★,天原攻克更加绿色环保的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大大减少了三废排放★★,提升了废物综合利用效率。

  今年10月★,天原下属海丰和锐“水合肼高盐有机废水资源化回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海丰和泰“氯化法钛白粉副产氯化渣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获评四川省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有企业★,天原坚守ESG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发展之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此前,天原上榜“2022四川企业社会责任百强”。公司旗下海丰和锐获评★“AA 级低碳企业”;天亿新材料等入围“四川省第一批绿色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工厂培育名单”;多家子公司取得“四川省级环保诚信企业”称号。公司还被四川省评选为了“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和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上述技术突破,实现了水合肼副产盐水中盐和水的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氯化法钛白粉行业发展的环保瓶颈、副产氯化渣处置难度大的难题。

  1944年,民族实业家、“味精大王”吴蕴初先生★★★,跨越2000公里的路程,把当时最先进的化工生产装置艾仑•摩尔电解槽搬迁到了宜宾,建立起了天原宜宾电化厂★★★,开创了现代工业文明与宜宾的历史性融合★★。天原宜宾电化厂的诞生,保住了中国氯碱化工的火种。此后的80年时间里,天原人扎根宜宾,从实业救国到实业报国、从整体重塑到成功上市,再到“腾笼换鸟★★”★★★,抒写了一段段佳话★。

  如今的天原★★,通过持续巩固提升传统化工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以优势氯碱产业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先进化学电池及材料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向着“百年天原,世界一流”的目标砥砺前行。

  一方面★★,天原建成了智能化运管中心、智能化决策系统★★★、智能化风险监控平台等行业典型场景数字化应用。其中,基于天原经验建设的★★★“8+1”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被评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成为化工企业数字化管理的示范标杆。